朝闻道

伦敦游记(下)


 

  • 7月5日 星期四 晴


今晚课题讨论,没有安排外出。会后回到公寓,完善了被分配到的课题内容和近日日志,洗澡睡觉。

 

  • 7月6日 星期五 晴


过去三天的课程定位在市场营销和谈判技巧,一路学下来,感觉称之为“沟通心理学”更加贴切。课堂上得到的结论,改变了我的一些固有认识,互动环节也令我印象深刻。也许是内容和教学法比较对我胃口,又或许经过两周的折磨我的英文听力已有所进益,整体感觉,有些收获。至于如何提升英语应用能力?老师说了,Practice more.

——今晚,我来到了国家美术馆。正对着特拉法加广场的大门,庄重肃穆的罗马式廊柱,同大英博物馆一样,这里永远欢迎对艺术怀有敬意和好奇心的人。美术馆成立于19世纪初,藏品数量随年份不断增加,现已有大师杰作2300余幅。上世纪末,国家美术馆与泰特美术馆交换了一批画作,使得国家美术馆的画藏以中世纪至二战前期间的作品为主,而泰特则偏向于20世纪后的近现代作品。

国家美术馆代表了英国国家级珍藏,是不列颠最闪亮的艺术画廊。她的主要展品分布在Level2中的60余个展室中,按年份将她们分为1200-1500/1500-1600/1600-1700/1700-1930四个部分。到闭馆时,我只粗略地看了前三部分。

必须承认,我对绘画艺术所知甚少。幼时在少年宫学琴,一度对多如牛毛的以绘画作为课外特长的同龄人嗤之以鼻,觉得这玩意廉价而俗套,从学者都在跟风,即使出师,大多也不过是故作深沉卖弄玄虚之徒,不如音乐来得高贵和艰深。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观念逐渐改观;而这次美术馆之行的作用,则是让我燃起对绘画艺术的鉴赏兴趣。我好像提升一点审美的能力;这次参观则为我打造了新一轮的探索之匙。

 

  • 7月7日 星期六 晴


今日是可自由支配的最后一天,我提早规划了满满的行程。

——清晨的金丝雀码头清静舒爽,我与同伴在这里的一个餐馆吃了早点。我一直无法适应英国的黑暗料理,也无意多做尝试,这是我唯一一次在饮食方面的主动性消费。一大盘面包、香肠和煎蛋,花了十五六镑,好歹是填饱了肚子,看起撑七八个小时来问题不大。

——在排队等候1个半小时之后,我终于得以参观西敏寺内部。比起外观的恢弘凝重,西敏寺内部更加静谧肃穆。这里是皇家的礼拜堂和收藏室,是皇室和重大贡献者的墓园和纪念堂。据说,埋葬在这里的皇族和名人多达3300多人,后因空间实在有限,部分名人灵柩迁至圣保罗大教堂。最近一位步入西敏寺的逝者为史蒂芬霍金,可见被这座荣耀殿堂所接纳并非以对耶稣的信仰为前提。

除了我主耶稣,西敏寺中最重要的纪念堂属于英王“忏悔者”爱德华一世。身为盎格鲁人的爱德华曾长期寄人篱下,当维京人在不列颠岛的统治走向末路时,他在英国加冕为王,建造了我们今天所见的西敏寺。虽在很多政治决策中他显得优柔寡断,但在宗教上他是虔诚的“忏悔者”并被封圣。自他以后,几乎所有的英国君主都葬于此,在这里,可以了解整部不列颠王朝史。

在西敏寺北廊的正厅左右,矗立着两位自然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的墓碑,终于圆了我朝圣大师之愿。牛顿墓在正厅左侧,灵柩上方的天球上记载着1681年彗星运行的轨道,天使们摆弄着棱镜和望远镜。牛顿本人的雕像则卧于棺椁之上,手臂支撑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年代学》《神学》四本著作上。大师的墓志铭上用拉丁文写着:“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隐匿在黑暗混沌之中/上帝说,让牛顿诞生吧!/于是一切被光照亮。”

——与西敏寺临街对望的便是西敏宫(威斯敏斯特宫)。说来惭愧,数日前我首次漫步至此时,实际上是将西敏宫误认为西敏寺,因为从外观上看,西敏宫更加宏伟挺拔也更加肃穆哥特,然而这不是她最初的原貌。圣爱德华始建于11世纪的西敏宫经历了数代扩建后,不幸毁于1834年的一场大火。现在的西敏宫是19世纪中期重建的,她保留了哥特风格的原貌。现在,她是英国议会所在地,又名议会大厦。西敏宫外,爱德华一世戎装束马剑指苍穹,捍卫着大英帝国的权力中心;现在,最高权力已移交与人民。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西敏寺)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Cathedral,全称威斯敏斯特宝血主教座堂)是两座不同的教堂,要不是多走一走,这个问题很难搞得清楚。前者是圣公会的皇家墓园;而后者是英国最大的天主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始建于1895年,历史不长,相较于西敏寺的熙熙攘攘,这里显得祥和而安宁。据说这里唱诗班的水平不亚于西敏寺。

*新教、清教和圣公会:基督教与英国有关的几个概念。新教是相对旧教而言的,始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耶稣即可得救”,不承认教皇的权威。圣公会是基督教“英国化”的产物,又称英国国教,除了不接受罗马教廷的号令外,其形式还是天主教式的,由英国君主担任教会最高首脑。而“清教徒”则是英国民众中要求清除国内天主教旧习的改革派,信奉新教的分支-加尔文宗。现在人们将新教分为圣公宗、路德宗和加尔文宗三派的说法,实际上是有待商榷的;传统的圣公宗更偏向于天主教,与后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我打从海德公园穿过/骄阳洒在林间,树影斑驳/微风拂过,湖波流转/我看了天鹅亮眼白羽,听了野鸭哒哒而鸣/我挥一挥手,抱歉笑笑/我是赶路过客,难做停留……海德公园的池塘和林子里栖息着十余种飞禽,大多是水鸟。首次看到这些精灵与人类相安无事,与环境融为一体,我像孩子般感到新奇有趣。

——来到特拉法加广场,我就被卷入热情的人海,今天这里正举办伦敦同志大游行(London Pride LGBT Parade)~数万人奇装异服,面涂油彩,在街上舞蹈歌唱,这个仪式因为今日英格兰2:0战胜瑞典进入世界杯四强而被推向了狂欢的高潮!我很少与这么多人挤在一起,这样快活热情、群魔乱舞的人群更是从未经历,兴奋中又带着一些惶恐……现在,同性恋婚姻在英国已经合法化,将LGBT(Lesbian-女同性恋, Gay-男同性恋, Bisexual-双性恋,Transgender-跨性别者)视为伦敦骄傲,这代表了时代的进步。我愈发真切地体会到伦敦这座城市的兼收并蓄和狂热激情,这里的人们真的是更加容易地放下一切,纯粹而欢乐。

——今日看完了国家美术馆藏画的最后一个部分(18A.D.-20 A.D.)。综合这近1000年的绘画作品,可以粗略地从绘画角度勾勒出一张西方历史和思想解放过程的脉络。起初,绘画是崇高的,是宗教的,载体和手法或许多样,但题材被严格限制。到了1500年前后,画家开始表现一些圣经以外的内容,包括罗马传说、古代战争和名人肖像等等。17-18世纪,风景画开始越来越多地被画笔所呈现,与画家所处时代相距不远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始跃然纸上,肖像画也不再是贵族的专权,对普通大众的描绘开始成为热点。19世纪以后,绘画题材中对宗教的描述已经只占很少一部分了,入画的内容多种多样,画派林立,不拘一格,风格多变;随着绘画技法和摄影技术的进步,画家们开始在真实和虚幻、具象和抽象的不同极端激情碰撞。可以说,西方绘画史描绘的是一幅艺术从宗教走向世俗、由特权崇拜走向才思至上的巨幅史诗画卷。

我最后在梵高的《向日葵》前驻足良久。这幅画作,可看做国家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了,但它实在太过于平平无奇。我被无数次地告知,向日葵象征着太阳,代表着激情和生机,是梵高对于艺术和生命的理解,是烈焰,是殉道;是影响了后来的野兽主要、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开山之作。但这又如何呢?如果遮住这些标签,将这幅画放在普罗大众面前,会有多少人跳出来大叫“杰作”呢?我能欣赏文学和音乐的好,是因为它们的美是真实的,具体的,是看得见听得着的;但“向日葵”是怎样的呢?它实在是如同未领会绘画技巧的童贞之作。在我看来,激情和狂热是不能完全取代技法和匠心的,我们有没有在画作本身之上强加一些不属于它的东西呢?我不得而知,也感到迷惑,希望有朝一日找到答案。

——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皇家爱乐乐团俄罗斯交响乐之夜。皇家爱乐乐团(RPO)是英国最知名的交响乐团之一,成立于1946年,1966年被冠以皇家乐团头衔。RPO技术过硬,音色流畅,对多部古典巨作驾轻就熟。此次负责指挥的Stephen Bell是一位极具天分的英国本土指挥家,毕业于皇家音乐学院,曾在多个国际知名乐团担任指挥,驾驭能力出众且富有激情。今晚,RPO为我们奉献了6支来自俄罗斯的著名交响乐,它们分别是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鲍罗丁的歌剧《伊戈尔王子》中的波罗维茨舞曲选段、穆索尔斯基的交响音画《荒山之夜》以及老柴的《1812序曲》。其中,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钢琴部分由俄裔青年女钢琴家Natasha Paremski担任演奏。

这是我所观看的交响音乐会中最好的一场,没有之一。无论是音乐厅地位、乐团表现力、指挥家控制力还是整体听感,都刷新了我个人经历中新的高度。我的位置相当好,距离乐队15米左右,各个乐器的音色汇成恰到好处的混响完美地声声入耳。俄罗斯不愧是充满激情的战斗民族!他们连交响曲的本质也是斗争的、民族的、革命的,浓烈得如一口上头的伏特加。但这种激情却不是俗套和低劣的,它里面有高贵的气节和睿智的思辨,这反过来让激情的部分更加激情。

整场音乐会在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中辉煌落幕。在尾声部分,乐团运用了礼炮和烟花来渲染气氛。战场的炮声、礼堂的钟声、礼花的爆裂声和管弦乐的旋律声交织在一起从宏伟的音乐厅的四面八方如暴风骤雨般向我袭来,如英雄凯旋,如圣恩降临,光荣阿,欢乐阿!我仿佛听到身体上每个毛孔炸裂的声音……柴可夫斯基曾对他的1812序曲不甚满意,或许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对胜利的描绘过于露骨,脱离了传统管弦乐的深沉内敛,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他和他这部作品的喜爱……很多年以后,此次赴英的很多情节我都淡忘了,但一想到皇家音乐厅中聆听1812序曲的情景时,我还是会激动地从轮椅上站起来……

 

  • 7月8日 星期日 晴


——今日的行程由培训中心安排前往伯克郡首府雷丁,途经剑桥进行游览。

同牛津一样,剑桥大学也是一座小镇,然而她的规模显然比牛津大很多,也更加清新富有朝气,不似牛津般古朴的甚至有些古板。剑桥大学于13世纪创建,创建者出自牛津大学,然而其学子在自然科学方面傲世的成就(包括培育了牛顿和达尔文在内的人类伟人),以使她在近现代的名誉超越了牛津大学,领袖、伟人、诺奖得主多如牛毛。当然,到底谁更牛X,谁也说不清,数百年来牛津剑桥互喷不断。

剑河撑篙的体验令人难忘。天边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柔波里的水草…不能免俗,这个时候,志摩君的诗情很自然地在耳畔回旋荡漾。两岸草青柳绿,鸟鸣啾啾;校舍、学院、教堂点缀其间,古老隽永,书香飘弥漫。

撑篙下来,我行经彼得学院圣体钟叹息桥数学桥,也算在知名景点打了卡;参观了菲茨威廉博物馆,这里有莫奈的画作和中世纪骑士盔甲。然而,今天是我赴英以来所经历最热的一天,未做防晒,加之久疏锻炼,又不得要领,撑篙就已令我几乎虚脱……而且包括圣三一学院在内的主要学院都因故没有对外开放,培育了牛顿的圣地也未能得见,对剑桥的游览并不充分。希望有机会能再会康桥。

——晚上来到了雷丁。虽贵为伯克郡首府,在我们国人看来这里也不过小镇规模。雷丁位于泰晤士河上游,环境优雅,清静幽僻,比起伦敦的都市感和牛津剑桥的景区感,这里更安宁,也更真实,颇合我意。饭后随众人来到泰晤士河畔,这里也是水鸟成群,在缓慢而清澈的河水中自在来去。看到我们到来,它们毫不露怯,纷纷凑了过来。可惜我们没带零食,十分抱歉…

 

  • 7月9日 星期一 晴


一整日期权交易的学习+模拟,乏善可陈,老师在前面例行公事毫无激情,我在下面呆若木鸡几度睡着,补了这几晚缺的觉。

——雷丁大学,恐怕是雷丁镇最重要的公共机构了。成立于1892年,放在国内比京师大学堂还要古老,在古学院遍地的英国则并不出众。雷丁大学环境优雅,设施先进,洋溢着青春和学思的空气迎面拂来。雷丁大学农林学在全英排名第一,综合排名全球200上下,是一所出色的研究型大学。我们将在亨利商学院下设ICMA中心Bloomberg电教室学习2日。

——晚饭过后,我又一次来到泰晤士河看水鸟,这一次我和同伴带了面包。看着天鹅、野鸭和鸽子竞相争食的场面,一种奇妙的欣喜和快乐油然而生,好像瞬间回到了小时候,对万物特别是小动物自然亲近的孩童时代!我甚至想到以后若能移居至此,便可每晚与这些生灵亲近…幸福感来的简单,代价很小令人猝不及防,但我们却经常将其忽视,错以为凡事与众生竞争才能得到满足。

——入夜前,在组长的号召下,我们与培训中心的老师挤进一家小酒馆喝酒聊天。在从事人事工作的人看来,与人打交道比做好业务更重要。这是一个中肯而真诚的结论,我深以为然,却很难像他那样做的自然得体。我的职业在给予我机会和条件的同时,也剥夺了我精力和天性,我对它爱恨交杂。昨晚我曾与一位在此游学的哥们谈了几句,内心有所触动,改变现状也不是没有可能,渠道和过程比想象中要容易的多,需要考量的主要是成本和决心。公事令我烦躁,无知令我痛苦,不擅长的表演令我疲惫;或许人文和艺术是我的追求,但如果真的让我听从内心,我是否会一直保有激情和耐心呢?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信念支撑让我从一而终呢?随着年龄增长,机会成本越来越高,这次回去,有些问题需尽早想清楚。

 

  • 7月10日 星期二 晴


今日下午,结束了在雷丁大学的学习,我们驱车回到伦敦城内,晚上在公寓的讨论室内进行了各组的课题展示,顺利交差。从展示水平上看,我组并不突出,但身居领导的组长做了慷慨总结,舌若莲花,令点评老师难提不是。出色的演讲和雄辩能力带来自我成就感,令人目光集聚,力量强大。与英语能力一样,我亟待提升。

——在离开雷丁之前,我独自一人走入了雷丁大学位于白骑士湖周围的森林。骄阳瞬间黯淡,光束挣扎地穿过茂密的树冠,装点在林间空地上;铺满腐殖质的地面松软干爽,枯木已朽,四周野花和灌木却欣欣向荣;松鼠将坚果塞进两颊,蹑手蹑脚地蹦跳而去;眼前的密林和不远湖边传来乌鸦和野鸭的阵阵鸣叫。一阵微风吹过,我脑中浮现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旋律,此情此景,可慰老怀了。

 

  • 7月11日 星期三 晴


课程已近尾声,今日重回培训中心。对于今日所学,根本没有什么印象。于是我想,如何在无聊的课堂中学到知识?至少对现在的我来说,已经不具备这种技能了。我只有在感兴趣的课题和自学过程中,才能汲取营养,赢取“获得感”。晚上,培训中心组织在公寓餐厅进行了聚餐。过程中,英格兰输了球,止步决赛,但这份成绩单已可以令英国佬满意。聚餐气氛热烈,大家喝的很多,推杯换盏,攀附交情。4周的相处,我仔细体会,觉察到了人与人、人与我的诸多不同之处。但我也相信这种同窗之谊比泛泛之交来的真挚。

——今日课程结束前,我一如往日,沿泰晤士河漫步,伦敦依然带给我如同初见般的惊奇感。穿过伦敦塔桥前行不远,碎片大厦便耸矗面前。竣工于2012年的碎片大厦全高310米,是西欧最高建筑,整体上如一柄利剑直插苍穹,气势逼人,又充满未来感。72层有一个半露天的观景平台,在上面俯瞰伦敦,想来惊险刺激。

——来到波罗集市时候,这里的店铺已经打烊。这里是伦敦的自由市场,出售各种果蔬生鲜,据说还能淘到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宝贝。不同的是,人家这个“鲍鱼之肆”已经喧闹了200多年了。

——继续前行,经过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泰特现代艺术馆便映入眼帘。这里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两座博物馆都由发电厂改建,都有着高耸的烟囱。泰特是全英最大的现代艺术品收藏地,拥有毕加索等众多现当代大师的艺术杰作。时间有限,我只在这里停留了半个小时,拍了几张莫名其妙的现代艺术。

——关于伦敦的地下城市网。伦敦发明了地铁,世界上最早的地铁线路在19世纪中叶便开始在这里运营。现在,十余条地铁线路贯穿伦敦城市,在城市中心的任何地方,地铁口都不会距你超过300米,地铁出行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由于修建年代久远,很多线路十分古老,设备陈旧,没有空调,盛夏时节令人窒息…但伦敦地铁承担了全城的运力需求,它不是地上交通的补充(伦敦道路狭窄,地上交通效率不比帝都强多少),它就是交通的主体。

 

  • 7月12日 星期四 晴


今日下午,我们参观了位于圣保罗大教堂旁边的Bloomberg欧洲总部。这座高十层、占地10万多平米的双塔式建筑,彰显了建筑师和彭博老板的志趣风格和想象力。比起建筑外观相对的保守,彭博社内部则极具科技感和未来感,6楼是整整一层的餐吧和观景台,一部几乎贯穿全建筑的巨型螺旋式楼梯可以通向大楼各个楼层。所有的计算机和设备都是最先进的,即使是不对Fintech很有兴趣的人士,也不禁憧憬在这里工作的种种体验。

在伦敦全部的学习课程,在最后笔试中结束。三道主观题,大多可以在学习资料中找到答案。看来之前的担忧是有些杞人忧天了;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行乐须及时!

——伦敦眼,我把这里作为伦敦旅行的最后一个景点。伦敦眼作为伦敦为纪念千禧年而建造的娱乐设施,曾为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并计划运营五年,但不曾想人们对乘坐摩天轮的热情高涨,它极大地带动了伦敦的旅游市场,因而被长期保留。虽然是工作日,这里依然人山人海,我多花10镑购买了快速通道。旋转至135米高的顶点,视野辽阔,目可及远,伦敦城全貌尽收眼底。这座惊奇之城已经给我太多震撼,落日余晖中,我对她深情凝望。

——今晚,我在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观看了《哈姆雷特》。没那么幸运,我不能用母语阅读莎士比亚,好在对哈姆雷特的情节比较熟悉,否则戏剧的张力在令人费解的语言中支离破碎,会让我失望而沮丧。我能够阅读莎翁,也能够阅读荷马,但都是通过译后的文字。我时常在想,我能够真正地欣赏他们的著作吗?我能像英伦庄园中端坐品茶的英吉利人,或像古爱琴海滩上漫步的希腊人那样理解和领略他们诗作的每一个韵脚吗?我知道,穿过广袤时空、剥离民族荣耀后传我耳中的,不过是个微弱的、断续的回声;然而即使这个回声,已足以让我心生感激。——“让每个国度都为她的诗人而感到欣慰吧!因为诗人就是这国度的本身,就是她的伟大和温存所在,就是人们可置之生死于不顾也要继承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遗产。当仪式完成时,我心中充满爱与崇敬。我的心是已融入这位魔法师,还是融入于经他施法的岛屿?我无从知晓,也无法将二者分离。在这份爱与崇敬之中,莎翁与英伦已合二为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莎翁即是英国,而哈姆雷特则可代表莎翁。因此,我将将莎翁剧哈姆雷特作为此行终点。莎士比亚环球剧院采用露天设计,造型古朴,据说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风格;戏台在前,中间可站立观剧,后面是木制坐席。原剧场已于17世纪毁于大火,现在的剧院几十年前重建的。显然,现在哈姆雷特,已经有了很多现代元素的演绎,包括布景、音乐和服饰,从德国求学归来的王子和同伴居然穿着休闲服和运动鞋~更奇特的是,哈姆雷特的扮演者是位女士,而王子的情人奥维利亚居然是位黑人小哥!这可比音乐剧《悲惨世界》中黑妞珂赛特要颠覆多了…毕竟王子复仇记已上演了四个多世纪,需要一些变化元素,否则如何对付挑剔的英国市民呢?或许我对珂赛特是黑人这件事也过分苛责了,嗯嗯,修养修养…

 

  • 7月13日 星期五 伦敦-北京 晴转多云


组织方原计划最后一日的上午带我们前去游览温莎城堡(当今英女王所居的城堡庄园,距离伦敦约90分钟车程,建造者“征服者”威廉一世),奈何因女王将在城堡中接见今日来访的特朗普而被迫取消。特朗普的访问并不为英国民众所支持,伦敦市民游行抗议,市长还批准在议会大厦附近升起了一个“川普宝宝”形象的带有讽刺意味的氢气球。于是他不敢入城,只好绕道穷乡僻壤。

既然不能造访皇室古堡,今日上午,我重新穿越了海德公园,最后一次拥抱英伦的公园,最后一次体验伦敦的好天气,与池塘边的水鸟告别。我途径了肯辛顿宫,它坐落于附近的肯辛顿花园西侧,这里曾是戴安娜王妃的故居。最后来到哈罗德百货。说是百货公司,不如说是可以采购的艺术品长廊,品味高雅,很有腔调。很遗憾没能早些造访这里,过过眼瘾也是可以的呀~我在这里购买了一些巧克力作为送给国内小伙伴的礼品。

午后,我收拾行囊,踏上归程。航班将于伦敦时间20时起飞,北京时间明日13点前后抵达帝都。

晚安,伦敦。

Farewell,the City of Marvelous.

 

  • 7月14日 星期六 伦敦-北京-大连 晴


又是10小时的飞行,仿佛昨日重现,只不过这次没有了太多的期待和计划。已是伦敦的深夜,我却一路无眠。看了2部电影,翻了一会书,人刚开始有些恍惚,北京的艳阳就已射入机舱了。

北京机场站内中转,18时许抵连,家人早已在此相候多时,于是吃了一日中的第六顿饭~没错,收获很大,可讲的故事很多,但是别急,让我睡会先……

 

  • 7月21日 星期六 大连 晴


——归来记——

从伦敦回来一个星期了,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调整时差回归日常,同时也在整理从英国带回来的行囊、照片和思绪。

这次旅行,安排紧密,满足了我很多个性化的愿望。伦敦城内所有的“必去”景点和旅观光热点我都进行了探访,一些“深度游”的主题也有所接触。我参观了8座博物馆,领略了大英博物馆的博大精深、V&A的精美绝伦、美术馆的恢弘典雅、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喧闹奇趣;观看了6场文艺表演,感受了音乐会的辉煌和荣耀,歌剧的风骨和典雅、莎翁剧的深刻和不朽、音乐剧的动人心魄;走入了三座大学城,体悟了牛津的古朴,剑桥的贵气以及雷丁的青春洋溢。

旅行在探索、领悟和得到的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新的遗憾。比如一些博物馆和历史古迹的参观过于潦草,如果时间足够,感受会大不一样;没有安排对英伦古堡和庄园的探访,对贵族气质和情怀了解有限;没有安排前往爱丁堡,未能对安格鲁-萨克逊的起源以及凯尔特与维京的冲突等上古史一探究竟。

培训、行路和思考发掘出一些新的兴趣,带来了一些新的课题。比如亟待提高的个人展示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大英博物馆中的有趣的馆藏、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鉴赏以及大英王朝史等等。同时,工作与兴趣的矛盾在这次旅行中也越发尖锐,是融合共生还是重新选择?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将更加深入。

伦敦之行令我难忘,让我成长。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成长会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我也会时常回忆起这个英伦之夏的点点滴滴。

 

我没有带回臃肿的行囊,我带回的,是个满满的自我。


评论(1)

© 朝闻道 | Powered by LOFTER